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内容摘要:周三金融市场避险情绪大爆发,风险资产从道指到套息交易等全面承压下滑,市场对经济健康状况的担忧超过贸易关系和货币政策。
債券市場擁擠不堪,經濟擔憂日益加重
筆者一貫認為,當債券市場成為金融媒體的頭條新聞時,市場將會出現問題。若一資產類別的交易量大增,收益率不斷刷新曆史低點,則表明瞭問題的嚴重性,目前我們正處於這種情況下。周三雖然基本面經濟數據出現了一系列顯著的改善,但市場的註意力完全集中在債券市場的健康狀況上,尤其是政府債券。最引人註目的便是美國2年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倒掛,因為多數投資者把美國2年期和10年期收益率曲線當作是經濟陷入衰退的信號,由此帶來的恐慌比此前3個月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出現倒掛更加嚴重,各類資產也迅速做出了反應。
美國10年-3個月收益率息差VS10年-3個月起收益率息差
債券作為一種資產類別,儘管在投資組合中極為常見,但對全球的交易員和投資者來說並不是交易的首選。股票和其他波動性較高的資產才是投資者的興趣所在,這是因為其與經濟健康等基本要素有著高度相關性,回報率也更高。因此,以增加點擊率為目標的金融媒體在通常情況下是很少會將債券作為關註的中心的,除非市場完全混亂或者說經濟和金融出現嚴重的動蕩。目前我們正處於後者這種狀況。雖然美國債券收益率的極端扭曲的確要歸咎於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但這其中還有經濟的周期性因素,以及投資者對回報率暴跌的認知。換句話說,市場參與者本身就認為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在上升。
從基本面來看,經濟數據或事件轉化為價格走勢的最強大推動因素就是投資者/投機者的固有看法,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風險偏好情緒或者風險厭惡情緒。過去10年中,由於基本面的好轉,投資者樂觀情緒普遍高漲,常常忽略負面因素,美股也因此享受了十年的牛市,尤其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普500指數不斷刷新曆史新高。然而,儘管投資者的自滿情緒很強烈,但市場不會一直盲目樂觀下去,一旦支持這種樂觀情緒的數據出現崩潰,情況將會急轉直下。
風險情緒崩潰VS資產價格暴跌
道瓊斯指數日圖
最近一輪恐慌情緒在資本市場引發的暴跌讓人不寒而慄:道瓊斯指數錄得了今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重新回到了去年12月4日的水平),此外還跌破了始於年初以來的上升趨勢線,收盤時略高於今年以來漲幅的38.2%斐波位25220。不過標普500指數尚未跌破年初以來的趨勢線,多頭可能還能看到希望,然而投資者的自滿情緒可能會告一段落。
海量股市、匯市學習文章,為您的交易添磚加瓦
雖然標普500指數的表現對於最激進的投機者來說是一個最好的風向標,但從趨勢的角度來看,市場情緒可能更多的體現在風險資產的相關表現上。也正是因為這種表現導致昨日各類資產的下跌讓人更加不安:VEU全球市場(不含美國)指數大幅下跌,EEM ETF和新興市場貨幣、日元套利交易、垃圾債券以及其他明顯以風險為導向的資產同樣如此。這些原本完全不同的市場一夕之間一致下跌,構成了市場同向趨勢的強烈信號,暗示市場或即將迎來轉折點。( John Kicklighter撰,Cindy譯)
風險強度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