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交易員與投資者有什麼不同?有很多人做著交易員的事,卻將自己稱為投資者,二者的界限因此而模糊了。
交易員vs投資者
交易員與投資者有什麼不同?有很多人做著交易員的事,卻將自己稱為投資者,二者的界限因此而模糊了。
投資者花錢買下東西,然後耐心等待,相信某一天這些東西會升值。注意,他們買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他們等的是實實在在的時間。比如巴菲特,一個典型的投資者,他買公司,不買股票。
股票代表了公司,但是股票是“虛”的,他要買“實”的——這個公司本身,這個公司的管理團隊、所有產品、市場形象。他並不在意股票市場是否凸顯這個公司的“正確”價值。實際上,他就靠這個來賺錢。
同一個公司,股市上有市場的股價,巴菲特有自己的估價,當估價大於股價,巴菲特拍板買進;當股價大於估價,巴菲特甩手賣出。他總是比市場更“正確”,他賺了數不完的錢。
交易員呢,不會買實實在在的東西。他們不買公司,不買糧食、原油或者金子。他們買股票、期貨或者期權。他們不關心管理團隊的能力,也不在意石油消費的趨勢,更不去管咖啡的世界產量。他們只在乎價格。因此他們工作的本質,是倒賣風險。
市場的發展史,就是風險控制的發展史。金融市場就是為風險而生的,它今天依然發揮著控制風險的作用。
在現代市場中,一個公司常與國外供貨商簽訂期貨合約或者遠期合約,以抵抗匯率波動對生意的影響。當然,他們也會跟上遊企業簽訂類似合同,以防原油、銅、鋁等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
原材料價格波動,或者匯率波動,都是商業運行的巨大風險。期貨合同就是用來抵禦這種風險的。簽訂這些合同的行為,叫做套期保值(hedging)。聰明的套期保值,可以給企業省下大筆的成本,使之不懼怕油價飛漲或者原材料市場波動。
以航空業為例,它們對燃油價格極為敏感,受原油市場影響頗大。當油價上漲時,除非提高機票價格,否則利潤就隨之下跌。而機票漲價會減少乘客,利潤還是會下跌。這時候怎麼辦?就得在原油市場買進期貨,進行套保。西南航空公司已經套保了很多年,當油價從25美元漲到60美元時,它的成本幾乎沒有變動。事實上,它做得太好了,以致油價猛漲多年之後,它85%的用油依然能以較低價格拿到。
這麼多年裏,西南航空公司的豐厚利潤並非偶然。它的總經理早就意識到,航空公司的主業是載客航空,而非整天擔心油價上漲。它們很好地利用了金融市場,在自己的公司門外,建了一堵原油市場防火牆。真是聰明!
那麼,是誰把期貨合同賣給了西南航空呢,是誰讓西南航空有了這堵防火牆呢?答案是交易員。
流動性風險vs價格風險
交易員,交易的是風險。世界上有很多種風險,每種風險,都對應著一類交易員。為了方便講述,我們姑且把那麼多種風險都歸入兩大類:流動性風險與價格風險。
流動性風險——短線操盤手
大部分交易員都跟流動性風險打交道,他們是短線操盤手。流動性風險是什麼?當你想賣的時候,沒人買;當你想買的時候,沒人賣。就像“流動資產”中那個“流動”一樣,只有隨時能兌現的資產,才是流動資產——現金,可以;股票,差不多;土地,就不行。這種隨時脫手、隨時兌現的流動性,與流動性風險內涵一樣。如果我們很好地規避了流動性風險,那想買就能買到,想賣就賣出。
比如,你想買XYZ的股票,這支股票的最後交易價格是30塊錢。你去查XYZ的報價,會發現兩個價格:一個想買的人出的價,叫買價(bid),一個是想賣的人要的價,叫賣價(ask)。以XYZ為例,假設它的買家出價是30塊錢,賣家要價是35塊錢。這時候,如果你想買XYZ,你至少要拿出來35元;如果你想賣XYZ,你只能賺到30元。這兩個價格的差別,5塊錢,叫做“差價”(spread)。跟流動性風險打交道的交易員,就靠這個差價賺錢。他們常常被稱為“黃牛黨”,或者“做市商”。
電影院阿黃的故事
這也很好理解,比如 XYZ就是“今晚的電影票”——電影票標價30元,八點開始演,小忙先生突然不想看了,七點半跑到電影院門口嚷嚷,說有沒有人要啊?阿黃溜達過來了,說給我吧,最多30,不能再多了,萬一我賣不出去呢。小忙先生說行,票出手了。阿黃這時候是買家,買家出價30。再過一會兒,七點四十五了,小閑妹妹路過電影院,特別想去看,就嚷嚷,有沒有人轉票啊?阿黃就又溜達過來了,說給你吧,不過得賣35,這時候來買票,你還想買到原價的?小閑妹妹想了想,乖乖掏錢了。
阿黃這時候是賣家,賣家要價35。電影院門口就是個市場,市場裏面全是阿黃,他們說著同樣的話——想讓我買,最多給你30,買價(bid)是30;想讓我賣,得給我35,賣價(ask)是35。小忙先生和小閑妹妹總是很難相遇,他們只能遇到常年站崗的阿黃,然後小忙先生接受30的買價(bid),小閑妹妹接受35的賣價(ask),阿黃賺取5塊錢的差價(spread)。但是,小忙和小閑都很感激阿黃的存在,不是阿黃,小忙的票就浪費了,小閑的電影就看不成了。阿黃們解決了“流動性風險”,他們就是現實版的短線交易員。
也有人把這種交易叫做“套利”。套利交易是用一個市場的流動性,換取另一個市場的流動性。套利者可能在倫敦買入大量原油,然後到紐約賣出;或者買入一攬子股票,然後做成股指期貨賣出。就像在電影院門口搶完所有的票,然後跑到大學咖啡館兜售一樣。
價格風險——長線交易員
回到正題,再說另一種風險——價格風險。價格可能大漲大跌,不少人受不了這種風險。一個農民可能受不了原油大漲,因為化肥可能跟著漲,拖拉機的柴油也可能跟著漲,然後他就用不起化肥和拖拉機了。這個農民也害怕農產品大跌,小麥啊、玉米啊、大豆啊,如果跌到賠本,就沒錢養家了。航空公司也是這樣,擔心油價漲,擔心票價降。
西南航空的那個成本“套保者”,或者說“對沖者”(hedger),就很想避免價格漲跌的風險。農民也是這樣。此時,如果他們夠聰明,就都會去找交易員,把風險轉嫁。這種交易員,叫做“長線交易員”,俗稱“投機商”。他們先買入,等價格漲了,再賣出——也就是“做多”;或者先賣出,等價格跌了,再買回來——也就是“做空”。
普洱茶王小三的故事
以王老漢為例,他家在雲南,有個茶園,種普洱茶;他有個弟弟叫王二爺,家在北京,開普洱茶葉店。2008年的時候,趁著奧運的東風,喝茶又成時尚, 更多人買茶,更多人種茶。王老漢比較膽小,他看到自己的懶漢鄰居都開始種茶了,心裏直打鼓,他賣得比我便宜怎麼辦,普洱價錢跌了怎麼辦?王二爺也膽小,這麼多人要喝茶,普洱進貨價漲了怎麼辦,老哥哥跟我多要錢怎麼辦?
王老漢和王二爺都擔心的時候,遠房親戚王小三殺出來了。他覺得八月份會漲到頂,接下來價格就要跌。四月份,他先找王老漢,說把茶賣給我吧,我按去年的價格給你,50塊一斤,保證你不賠本,萬一跌了,我擔著。王老漢喜上眉梢,趕緊賣出。八月份,普洱價格大漲,王小三把茶倒手賣出,一斤100塊,賺了一筆。
這時候,王小三去找王二爺,說你看茶價都漲成這樣了,以後肯定還得漲,我去給你找點便宜貨吧,就按現在的價格,100一斤,過半年給你送到門口,萬 一漲了,我擔著。王二爺喜上眉梢,趕緊簽合同,從此再也不怕漲價了,當天把錢付了。過了半年,普洱價格跌回60一斤,王小三買了一百斤送給二爺,又賺了一筆。
這裏面,王小三就是長線交易員,就是“投機商”,扛著“價格風險”賺錢。在電影院的故事中,阿黃就是短線交易員,就是“黃牛黨”,扛著“流動性風險”賺錢。他們都是交易員,他們倒賣的,不是票,不是茶,是風險。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如果你正在尋找最佳趨勢交易策略,那麼這種貨幣交易策略或許適合你。這是一種不需要任何交易指標、適用任何時間框架及貨幣對的價格行為交易策略。
“馬斯克賣股導致特斯拉大跌”無疑是本周市場上最熱議的話題,作為特斯拉長期以來最忠實大空頭,邁克爾·伯裏(Michael Burry)也加入了討論,並提出了不一樣的想法。
有一天,一條饑餓的蛇爬進了一家木工店尋找食物。當它經過地上的鋸子時,身體被鋸子割傷了一點。它憤怒地轉過身去,一口咬住鋸子。結果鋸子絲毫無損,它卻把自己的嘴也弄傷了。蛇更加憤怒了,紅著眼睛,沖上去用力地把鋸子纏住。最後它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也沒有傷害到鋸子,反倒是自己被鋸死了。可憐的蛇至死也沒有明白,殺死它的並不是鋸子,而是自己失控的情緒。
一位著名操盤手,說過一句名言:市場最終會給每個人內心最想得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