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近年來,申請離岸監管的交易商越來越多,主要是因為歐盟、澳洲等主要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政策收緊。交易商為了尋找新的出路,轉投其他離岸司法轄區,來彌補嚴苛監管所帶來的業務衝擊。
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近年來,申請離岸監管的交易商越來越多,主要是因為歐盟、澳洲等主要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政策收緊。交易商為了尋找新的出路,轉投其他離岸司法轄區,來彌補嚴苛監管所帶來的業務衝擊。
對於很多交易商來說,離岸監管是一種新的業務運營模式,也減輕了越來越嚴格的權威監管機構,如澳洲ASIC帶來的壓力。再加上美國NFA牌照難以獲得,FCA監管的槓桿降低,各大知名的券商也開始湧向離岸監管。但是,離岸監管這股洪流著實讓人「又愛又恨」。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
「離岸」是相對於「在岸」而言,主要是一些島國或島嶼,並且多數曾經是發達國家的殖民地。在擺脫殖民地之後,這些地區和國家為了發展經濟,吸引外資,於是給外來的投資者提供寬泛的法律法規和優惠的稅收政策。
一般來說,與在岸監管相比,離岸監管要求會比較少,通常只需要根據監管機構的要求提供年度財務報表,以及證明公司資金的相關文件,當然各個離岸監管地區的要求也會不一樣,比如開曼群島CIMA會要求提交每月的運營報表,要求客戶資金的完全隔離等。
對於很多交易商來說,選擇離岸監管不僅僅是監管上擁有更多的自由,而且還減少了稅務以及運營成本。相較之下,離岸監管申請比較寬鬆,申請人不一定要在監管機構的管轄區設立實體辦公室,且申請費用低,時間短,證明材料少。
對於投資者來說,因為歐盟等地區的槓桿限制,離岸監管轄區的高槓桿實在是吸引人,有的甚至槓桿上限為500:1,簡直是歐盟持牌交易商所望塵莫及的。
目前外匯天眼收錄的常見離岸監管機構有瓦努阿圖VFSC、英屬維爾京群島FSC、開曼群島CIMA、塞席爾FSA等。值得注意的是,塞浦路斯CYSEC牌照不是離岸監管,在2004年塞浦路斯正式成為歐盟國之一後,「逃稅天堂」的名號就不復存在了。
在外匯天眼中,如果一家交易商單單只持有一張離岸監管的牌照,都會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畢竟離岸監管的監管力度真的太寬鬆,前面就提過,離岸監管申請比較簡單,對於很多剛成立不久的交易商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但是,這樣的監管牌照不需要交易商在當地設立實體辦公處,也不需要有辦公人員,只需要每年繳納年費及稅費。對於很多黑平台來說,這樣的「成本」他們樂意之至。
就算不是小平台,一些大公司也會利用離岸監管的寬鬆環境,大肆進行違規操作,例如不進行嚴格的合規檢查,不上交客戶的交易報告,甚至直接抹去客戶原本的盈利交易。
離岸監管固然「很香」,但是帶來的風險也不容小覷。選擇多監管的機構比選擇單一監管更有安全感,並且盡量避開離岸監管。至於該怎麼知道一家經紀商的監管情況?使用外匯天眼APP輸入名稱查詢,就能一目了然囉!
在進行交易前,務必先到
該券商的評價,初步判斷是否為黑平台想投資美股、外匯、期貨卻又怕被騙?最齊全的證券商資訊都在這
入金前,務必先下載金融市場反詐騙165:
,保障你的交易安全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新上市的線上交易平台 eToro Group Ltd(NASDAQ:ETOR)近日宣布任命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委員 Laura Unger 以及現任Wix財務長 Lior Shemesh 為董事會新成員。兩人同時也將加入 eToro 的審計與風險委員會(Audit & Risk Committee)。
6月中旬,外匯天眼曾經針對Atom Markets澳特證券這家交易商發布示警公告,不久後我們就收到一位台灣投資人的求助訊息,表示自己被網友推薦使用這平台,先後入金超過新台幣300萬元,結果竟血本無歸。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詳細的事件經過。
過去這段期間雖然全球金融仍充滿不確定性,但市場似乎逐漸習以為常,不少人又重返市場尋找獲利機會。然而,市面上也充斥許多仿冒券商或缺乏監管的交易商,造成許多投資人的財務損失。最近,外匯天眼發現許多用戶都在討論YCHpro,查證後發現該平台存在極高的安全風險,以下是相關的解析。
最近全球經濟持續動盪,許多投資人紛紛將資金投入外匯市場,期望達到避險的效果。然而,如果用到缺乏監管、交易環境不佳的交易商,後果恐怕不堪設想。過去幾天,外匯天眼注意到Tyrell Markets這家交易商存在極大的安全疑慮,以下是相關的查詢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