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社交媒体与即时通讯平台成为诈骗分子的新战场。他们利用“高回报”“稳赚不赔”的外汇投资噱头,诱使受害者上钩,再通过层层手段榨取金钱。近日,砂拉越一名男子便因轻信WhatsApp群组内的“盈利截图”,在短短一个月内损失了高达93,800令吉的积蓄。
事件发生在今年3月,一名37岁的男子在Facebook浏览时,看到一则号称“低风险高回报”的外汇投资广告。出于好奇,他点击广告并被引导加入一个名为“AW-A11 William Contest Community”的WhatsApp群组。
起初,该群组看似正常活跃,群成员不断分享“每日盈利”“成功提现”等截图和视频。看着群里其他人“频频赚钱”,男子逐渐放下警惕,开始相信这是真实可靠的投资项目。
自5月23日起,他开始按照群组内“管理员”的指示,将资金汇入指定银行账户。短短不到一个月内,他前后共转账多达93,800令吉。起初他曾收到“投资收益”的截图与承诺,但始终无法实际提现。直到7月21日,对方再次要求他汇入6万令吉“升级账户”,男子终于意识到事有蹊跷。
在多次尝试索回资金失败后,该名男子决定报警。目前警方已经援引《刑事法典》第420条文(欺骗)展开调查。
警方提醒,类似“投资群组”诈骗案件在本地屡见不鲜。诈骗者往往先以小额回报引诱信任,后续则不断催促追加资金,并以各种理由拒绝受害者提款。一旦对方察觉受害者起疑,便会立即失联或将其移出群组,导致受害者血本无归。
防范建议:
1. 警惕过度宣传的高回报投资:真正的投资从不会保证“稳赚不赔”或“几天翻倍”。
2. 核实平台是否合法注册:通过国家银行或证券委员会查询投资平台是否受监管。
3. 不轻信群组内的“盈利截图”:大多数为伪造内容,用于引诱更多受害者。
4. 投资前与家人或专业人士商量:多一层把关,有助于避免冲动投资。
诈骗案件层出不穷,社交媒体也越来越成为骗局的温床。公众应提高警惕,特别是在涉及资金交易时,务必冷静判断、三思而后行。
在数字投资时代,作为全球领先金融交易商信息查询平台的外汇天眼 WikiFX,通过多维度服务为投资者构建安全防护体系:收录全球超 3.8 万家金融交易商实时监管数据,涵盖监管机构注册信息、牌照状态等核心维度,用户搜索名称即可秒级生成 “数字信用档案” 查看资质;运用 AI 算法实时扫描交易商合规动态,对监管状态变更、用户投诉激增等风险信号智能预警,精准识别 “监管套牌”“ 地址造假 ” 等隐蔽骗局;除基础资质查询外,还提供 7×24 小时全球金融监管资讯、诈骗案例解析及防骗技巧,投资者通过 Google Play 或 App Store 下载 WikiFX 手机应用,可随时获取交易商安全评分、用户真实评价及行业反诈动态,让投资决策建立在充分信息核查基础上。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